FESCO攜手《哈佛商業評論》舉辦第六屆“人才經濟論壇”
2020-11-02
10月30日,在2020《哈佛商業評論》中國年會上,FESCO攜手《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成功舉辦第六屆“人才經濟論壇”。今年的人才經濟論壇聚焦“新就業形態釋放新潛能”,探索新就業形態的叠代開展對于企業完善組織結構、危機管理、敏捷應變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全球管理思想家以及來自中信、惠普、美鋁等國內外500強企業的高管,與數百位HR領域精英一起,共同打造了一場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頂級盛宴。
▲FESCO董事、總經理郝傑 FESCO董事、總經理郝傑在開幕致辭中表示: 今年是FESCO攜手哈評共同舉辦人才經濟論壇的第6年,在今年新冠疫情暴發的大背景下,討論人才話題更具意義。疫情下,國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如“六保、六穩”。同時,日常辦公形式也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采用靈活辦公、居家辦公。作爲人力資源服務商,FESCO不斷在幫助企業適應新就業形態方向上不懈努力,未來將進一步借助科技的力量,打造有價值的智慧人力服務生態,以人才激發組織新潛能,以科技觸發企業新引擎。 ▲美国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战略与全球化、创业中心主席Anil K. Gupta 接着,美国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战略与全球化、创业中心主席Anil K. Gupta远程发表了主题演讲“数字时代下的新型领导力”,表示: 當今世界的重大變化趨勢對領導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第一時間由于當今世界存在的高度不可預測性,對于企業來說,知識密集型崗位相比藍領崗位正在變得更加重要,企業的領導層級也需要進一步虛化,不再需要高高在上的大老板,而是要形成一種扁平化的內部網絡;其次是更加透明化,特別是面對更加不可預測的社會環境;第三是不斷試錯,因爲當今世界正在快速變革,更加難以預測,因此我們的所有開展戰略、商業模式以及産品也要相應地進行快速變革;第四是要持續加速數字化進程;第五是反向導師,不自負與自身經驗,向年輕導師尋求幫助。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副總裁史紅新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副總裁史紅新在主题为“高活力生态组织开启企业新形态”的演讲中表示: 隨著這幾年業務開展,我們發現傳統業務板塊和組織形態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快速叠代或者企業開展的快速叠代了。在探索問題解決之道的過程中,我們建立了很多生態型的組織,並在不同的組織板塊中形成微生態,從而打破板塊和板塊之間壁壘,並順利獲得縱向深度鏈通,使組織效能更加高效化。 主旨演講過後進入以“新就業形態下的新經濟動能”爲主題的圓桌對話,此環節由《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副主編鈕鍵軍主持,惠普大中華區人力資源副總裁徐苗苗、美國鋁業亞太區人力資源總監張西娟、FESCO副總經理邢穎參與對話。 ▲惠普大中華區人力資源副總裁徐苗苗 惠普大中華區人力資源副總裁徐苗苗表示: 疫情的暴發既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新的機遇。例如打印機和電腦在商用市場受到了沖擊的同時,在家用市場卻因爲在家學習和在家辦公的熱潮迎來了強勢的增長。人類變革,無論是技術還是很多觀念變革都是由危機觸發的,在危之後也是機,挑戰之後,要看到機會。 從人力資源角度來講,疫情下有很多過去沒有做到或者做得不多的機會應運而生。如在家辦公,實際上前幾年,我們就開始推行居家辦公,但是疫情加快並擴大了這一行爲。而這一行爲也提高了生産效率,並爲整個社會節省資源。 ▲美國鋁業亞太區人力資源總監張西娟 美國鋁業亞太區人力資源總監張西娟表示: 生産制造行業也可以實現居家辦公。爲什麽?第一,讓那些具備在家辦公條件的人在家辦公;第二,順利獲得智能化和技術手段實現遠程辦公。也就是說順利獲得智能化和技術的不斷升級,將現場的信息收集、處理、傳輸並顯示在電腦或者手機上,有些盯現場的工作就可以實現遠程辦公了。 疫情改變了很多,關于如何使自己順應變化,並開展自己,張西娟建議: 對于個人來說,面向未來,唯一能做的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從做人、做事兩個方面盡可能做到仁、智統一。先說做人,俗話說,厚德載物,只有足夠厚的品德積累才能承載日後更多的財物,因此要先去做積善成德,做一個善良、利他的人。關于做事有三個關鍵詞:度勢、聚焦、延展。度勢是認清大形勢,未來已來,變化和不確定性無法避免。聚焦是每個人要爲自己培養一個可以成爲專家的技能。延展是指在專家技能的基礎上延展自己的能力範圍,成爲T型人才。如當下,要學會居家辦公,遠程處理問題。 ▲FESCO副總經理邢穎 FESCO副總經理邢穎表示: 後疫情時代,生産力在發生著顛覆性的變化,生産關系也隨之被重新構建。 人才市場主要有五方面的變化:一是傳統的雇傭關系在發生根本性變化。回顧我國用工體系開展曆史,從國家用工到企業用工,再到今天的社會化用工,實際上,今天的企業用工形式更加多元化,用工結構更加富有彈性,過去的終身雇傭制在當今時代很可能會慢慢消失。 二是靈活用工逐漸成爲未來就業市場一大趨勢,靈活用智、靈活用才、員工即插即用來滿足企業需求。近兩年有很多新型崗位正在蓬勃開展,如互聯網營銷師、在線學習服務師等。 三是疫情下出現了共享用工這一新鮮事物。企業間進行員工余缺的調劑,以達成企業與員工間供需的平衡及企業業務階段性增長的需要。 四是企業用工標准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不再追求數量而是在追求具備多邊能力的高質量人才。 五是隨著千禧一代步入職場,工作不再只是謀生的手段,更是實現個人價值的重要途徑。 ▲FESCO副總經理程金剛 在《哈佛商業評論》中國年會上,“北京市國際人才綜合服務平台建設項目(易北京APP)”榮獲2020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優秀獎。FESCO副總經理程金剛上台领奖并表示: FESCO致力于打造有價值的智慧人力服務生態,易北京APP是該理念下FESCO代表性的創新産品,其創新之處在于FESCO用數字化技術和社會服務的模式,聚合各類資源,爲國際人才群體打造一站式綜合服務平台,涵蓋了工作生活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幫助國際人才更快更好地融入北京。 未來FESCO會加強易北京?國際人才一站式綜合服務平台建設,爲國際人才給予更有溫度的服務。 人才經濟論壇 人才經濟論壇是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界的高端峰会,由FESCO与《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联合主办,旨在为企业HR给予研讨沟通的平台,探讨在新环境下人力资源的新出路,并促进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开展创新。该论坛曾邀请管理咨询大师拉姆·查兰、HR之父戴维尤里奇教授、世界知名领导力变革专家诺埃尔·蒂奇三位国际级大师、全球高级人才管理与领导力开展领域顶尖专家费洛迪以及阿里巴巴、微软、壳牌、百度、可口可乐、沃尔玛、中信、京东、万达、北汽、丰田、IBM、诺和诺德、毕马威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人力高管到场分享。